
https://content-static.cctvnews.cctv.com/snow-book/index.html?item_id=3961318151407464148 t = 1762923291079 TOC_STYLE_ID = feeds_default track_id = aa80e2cd-c1d6-4beb-ba7b-4a3a7fe2b72e_784616266651 share_to = 微信
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记者今日(12日)获悉,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,“无密码”业务通过简化支付流程,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,改善了用户的支付体验。在提高便利性的同时,一些支付服务实体在业务安全管理方面仍有提升空间,部分用户安全意识也较差。为进一步规范“无密支付”业务发展,切实保护用户权益,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服务机构和用户发出倡议:支付服务机构应进一步规范“无密支付”业务发展。加强“秘密支付”业务的安全管理。一是规范权限管理,保证用户的真实偏好。在用户激活过程中,将严格审核用户的身份信息,并通过已知页面完成用户激活意愿的确认和“秘密支付”协议的签署,杜绝激活行为,充分保障用户对“秘密支付”业务的选择权和知情权。全面评估老年人业务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,以可识别的方式呈现关键业务术语,谨慎开通成人“免密支付”功能。二是加强交易者风险管理,提供限额管理功能。根据商户经营状况、业务场景、风险信息等合理确定“免密支付”开通范围,防范该行为为高风险商户推出“秘密支付”服务。结合业务特点等情况,有针对性地对“无密码”商户设置交易限额。三是加强交易环节监控,规避资金流失风险。通过风险模型构建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。当出现用户交易模式与日常消费习惯差异等异常情况时,及时拦截或进行二次验证,避免用户资金损失的风险。四是强化用户权益保护。提供高效的投诉处理流程,有效保障用户权益。如果用户不再继续使用“免费免付费”功能,我们将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通道。根据实际情况针对老年人需求,主动“实时或定期推送涉及密码的交易信息”,在已知位置提供相关信息一键查询功能,为“无密码支付”提供一键查询功能。五是做好业务监控和规范工作,重点关注资金损失、服务纠纷等情况,及时妥善处理。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还提醒用户提高安全意识:一是加强移动设备和账户安全防护,提高安全意识。二是提高风险识别能力,警惕营销陷阱,避免将支付信息保存在公共设备中;三是定期检查未支付的支付合同状态,关注交易提醒,发现异常立即冻结或关闭账户。发现畸形。 (央视记者 王雷)责任编辑:谭洲 发言时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。